新华社客户端济南8月7日电(邹聪)“大棚里呀草莓红,满棚是春风,人心欢笑甜瓜脆,家家乐融融……”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望驾村的一天,是从一曲欢快的《好收成》开始的。早上7点,歌声响起,村庄醒来,距离村庄500米外的大棚基地,刚送走第一波客商,两辆满载贝贝南瓜的货车缓缓驶出基地,农户们摸着鼓起来的钱包,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天刚蒙蒙亮,东平街道马庄村党支部书记李沅河就在大棚里忙活上了,一株株翠绿的西红柿苗被整齐地栽到地里。“现在昼长夜短,正是施工的黄金时节,我们‘两班倒’,要赶在8月底把这21个新棚全部建完。”
2021年,东平县委敲定将设施农业作为“富民强村”的主导产业,实施“双30万亩设施农业”的战略计划,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产业振兴攻坚战。作为县城驻地街道的东平街道,积极入位,立即谋划了10处种植基地,马庄村就是其中一个。
“戏好要靠唱戏人,支部书记就是主角儿,只有唱戏的打起精神,这场业兴景美的大戏才能叫好叫座!”东平街道党工委书记郭光喜铿锵有力地发出号召。
“当好‘火车头’,才能跑出乡村振兴的‘加速度’!”李沅河积极响应,在街道的支持下,建起了28个冬暖式大棚。新棚不仅操作智能,产量还高,第一茬网纹瓜就获得了丰收,亩产1.4万斤,去除种植成本,单棚纯挣2万元。
东平街道12个村迅速建起了340个冬暖式大棚和2360个大中拱棚,村集体经济平均增收300余万元,闯出了一条特色农业种植的新路子。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群众。在做大“蛋糕”的同时,东平街道更加注重分好“蛋糕”,让群众尽可能多地从中获益,村民们以土地、资金等方式入股,既可以拿租金,又可以挣薪金、分股金,“村里有班上、地头有活干、家门口有钱赚”日渐成为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写照。
东平街道还专门成立了特色农业党委,将人、地、钱等多种要素集聚下沉,提供大棚“建-种-管-储-销”全链条、一站式的服务,为群众增收致富保驾护航。
目前,东平街道吸引了2000多名村民投身大棚种植,人均年增收约2万元,“农业有奔头、农村有看头、农民有盼头”的美好生活正逐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