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个多月的角逐,日前,2023年贵州“村超”总决赛八强名单出炉,引发全网关注。“村超”是贵州乡村足球超级联赛的简称,赛事由村民组织,参赛队伍大多以村为单位,参赛者以村民为主,采取小组循环或淘汰赛制。
从“村BA”到“村超”,体育赛事扎根乡土的故事屡屡成为现象级事件,背后的爆火逻辑值得分析。我国许多大城市不乏国内顶级水平的球队,职业联赛竞技强度对标“村超”只高不低,球迷市场却常年不温不火。“村超”一经举办,万人空巷的场面让许多老球迷大吃一惊,且溢出效应明显,带动了当地旅游、餐饮等行业的发展。“村超”究竟缘何出名?
实际上,“村超”在贵州具有一定的历史基础。本次“村超”的举办地榕江,足球发展历史悠久。据《榕江县志》记载,抗日战争时期,广西大学迁入榕江,足球运动在榕江开始萌芽。20世纪90年代,榕江村民在露天简易足球场上举办了早期“村超”。榕江县政府梳理的历史沿革中记载,“在榕江车江三宝侗寨,所有行政村都有足球队。年纪最小的足球小将12岁,最大的50多岁。”由此可见,在那里,“村超”风头无两,算是全民参与。
以村镇为基础的球队,群众基础更深厚。体育与日常生活越密切,人们的观赛热情越高涨,当场上球员是自己的兄弟、同学、同事时,我们自然更想凑过去一睹为快。“村超”组织者介绍,有时球队代表村里出去打比赛,全村四五百人几乎都会到场加油助威。
立足本土,与大多数单纯体育竞技项目相比,“村超”具有独特的文化氛围,尽管在形式上以竞技体育的方式表现出来,实质上则是地域文化与宗族文化的体现,是乡土情怀的传承与延伸。
在南方省份,千年来形成的地域文化与宗族观念深入人心,为家乡赢得荣誉成为许多人心中的追求,这份荣誉感深深吸引着人们争先恐后地在竞技比赛中为家乡赢得荣誉。今年端午节时,广东各地的赛龙舟活动表面上看是几个队的比拼,实则是相邻村镇之间的对决,选手们对故乡的荣誉感反哺了体育竞技的精彩程度,于是出现类似“广东房东提前半年开始准备龙舟赛”“落选龙舟队后自闭半个月”等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随着“村超”热度陡然而升,赞助商蜂拥而至、许多足球考察学习团也纷至沓来,“村超”在未来的发展中面临着许多风险与挑战,如何引导好、发展好“村超”是一项重要课题。一方面,“村超”的实质还是群众性体育运动,其文化属性强于竞技属性,保护“村超”的文化基础成为其发展的应有之义,同时“村超”的产生源于其特有的文化基础,过度商业化与简单复刻“村超”模式会损害运动的文化土壤与群众的体育热情。另一方面,“村超”的自发性决定了其专业化水平、宣传能力与综合保障能力“先天不足”,因此需要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强宣传、保障,既让人们享受更安全、更精彩的足球比赛,又让“村超”的拼搏精神与文化热情发扬光大。
当然,对比专业赛事,“村超”的路还很长,中国足球的路亦很长,但“村超”弥足珍贵之处在于——它踢出了快乐和纯粹,也将踢出文化和希望。
|